本报北京6月14日电由中国科协和中国作协共同举办的“全国科普创作研讨会”今天开幕。这是继1999年召开的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之后,由科学界和文艺界联合召开的以“面向21世纪的科普创作及科学文艺”为主题的一次盛会。
中国科协副主席、党组书记、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台在会上发表了题为《努力繁荣科普创作,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而奋斗》的讲话。他提出,在新的历史时期,要按照“三个代表”的要求,切实加强科普创作工作;要努力加强科技界和文艺界的交流与合作;要加强科普创作队伍建设;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在科普创作和宣传中的作用;要加强科普创作理论研究和市场开发,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。
近年来,我国加强了对科普创作的支持力度,如将优秀科普作品列入“国家图书奖”和“五个一工程奖”评审范围,北京市和有些省市还设立了科普创作基金和科技图书出版基金,这一系列举措,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和科普创作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。
中国作协副主席、党组书记翟泰丰在会上发表了题为《迎接科学文艺的新繁荣》的讲话。他强调,科学文艺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,文艺性应是它的吸引力所在。我国的科学文艺包括科幻小说、科学童话、科学散文、科学诗、科学小品和科学故事、科学家传记等多种形式,特别是科幻文学作为作家对现实生活审美意识的扩展与补充,是科学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,它启发人的创新思维,备受社会关注。
今天的大会上,与会代表为如何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献计献策,提出了许多积极建议。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,科普作家必须突破传统创作模式,增强精品意识,实现在观念、内容、形式、创作手法及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创新,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科普作品。
据了解,为期三天的大会还将特别举办一个小型科普书刊展示会。